人生就是博尊龙ag旗舰厅

教学仪器设备

 发布时间: 2025-04-18 14:26:45  阅读量:  作者:人生就是博尊龙ag旗舰厅

  自2022年以来,全国㊣已经完成医药□□□□、能源□□□、工程等多个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2025年以来多个化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相继完成重组更名,化学加特别整理汇总化学相关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供大家参考。今天为大家介绍厦门大学

  表界面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是由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更名而成,实验室于 1987 年获准㊣建设,1990 年建成开放,2025 年 1 月通过重组批复,在建室以来的连续五次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均获优秀,在仅有的两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总结表彰会上均被授予先进集体称号,荣膺“金牛奖”化学工艺专业,是化学化工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任主任为谢素原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包信和院士,现有固定研究人员96人,包括5位中科院院士□□□□、35位国家高层次人才,先后获批6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实验室㊣立足于具有百年历史和深厚积淀的厦门大学✅化学学科,长期凝聚形成“敢为先教学仪器设备□□□□、重细节□□□、合为贵”的科研文✅化。实验室长期引领国际电㊣化学拉曼光谱□□□□、化学键✅理论㊣研究;成为国际上团簇化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合成了迄今世界上三分之一的新型富勒烯;推动我国表界面结构化学发展,使我国成为该领域的重要领跑者,两项研究成果荣获2022□□、2023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0多项重大突破在《自然》□□、《科学》上发表,2015年来获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0余项✅重要国际学术奖。

  实验室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物理化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基地,未来将面㊣向国家“双碳”和能源㊣安全战略目标,聚焦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重点解决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碳基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二氧化碳捕获与资源化等领域的表界面化学重大基础科学问题。

  (1)表界面理论与计算化学。表界面电子结构理论与多尺度模拟方法,复杂表界面结构动态演变规律和调控机制,催化剂表界面构效关系及催化过程优化等。

  (2)表界面表征方法与仪器。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率的表征方法,工况下的结构和过✅程表征,数据驱动的表征范式与✅智能化等。

  (3)表界面材料精准构筑与功能。表界面材料精准构筑及结构调控,高性能材料单元的多级组装与功能化,数据和机制双驱动的材料设计和反应路径优化等。

  (4)面向绿色变革的表界面化学。高效绿色转化与储存的新体系和界面的构筑与调控,多维□□、多场□□□□、多尺度表界面物质和能量传输和转化,表界面动态变化以及化学键选择性生成与断裂等。

  (5)面向碳中和的精准催化。能量 / 空间 / 动力学匹配的多位点协同活化,外场耦合下复杂催化反应路径的定向调控,跨时间□□□、空间的多尺度接力催化等。

  1921年厦门大学建校伊始就设立化学门,1924年成立化学系;1991年,成立㊣化工系;同年,整合资源组建化学化工学院。历经百年的沉淀与发展,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现已发展成为化学化工学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摇篮和高水平科研的学术重镇。

  学院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现有化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化学生㊣物学系共3个系。设置化学□□、能源化学□□□、化学生物学□□□、化学测量学与技术和化学工程与工艺5个本科招生专业。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院为国家输送了2万余名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中外院士多达25位。学院始终走在学科创新发展㊣的前沿,化学学科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17□□□、2022)。在世界知名的ESI学科排名中,化学学科稳居全球前万分之三,在全球学科排行榜中,化学与化工均跻身世界百强。

  学院历来名师荟萃,历经刘树杞□□□□、卢嘉锡□□□□、蔡启瑞等为代表的几代大家名师开拓耕耘,铸就了“敢为先□□、重细节□□、合为贵”的文化,成为㊣青年人㊣才竞相成长的沃土。学院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有机结合□□、教学研究相长的师资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获得者35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获得者49人。1人曾任国际电化学会主席,4人㊣入选国际电化学会会士,5人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拥有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建于 1991年的化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教育部首批建立的全国四个化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历次评估均获评“优秀”;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强基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于2013年获批启动以来成效显著;2019年㊣正式启动“中心科学”实验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成为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1年新增化学测量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19年,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化学生物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生物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2023年㊣起,为教育部化学“101计划”的“无机化学”“化学测量✅学实验”两门核心课程的牵头建设单位。

  学院坚持以平台建设为牵引,依托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嘉庚创新实验室等12个省部级创新平台和厦门大学古雷石化研究院□□□□、厦门大学衢州高端电子化学品创新研究院等4个校地共建平台,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工程与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多个国家科研课题和科技开发项目,并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2017年至今以通讯/第一作者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论文12篇,在Science□□、Nature□□、Cell子刊发表论文266篇,位居全国高校化学学科前列,连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连续获“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项,到位科研经费持续领跑全校。

  目前,学院已经逐步形成以世界一流学科为导向□□、以化学学科传统优势为核心,化学与化工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学院将以饱满的激情□□、豪迈的步伐,朝着建设“厦大风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化学化工强院”的宏伟目标奋勇迈进。 (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